河南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所在位置:首 页 > 文物资源 > 河南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
日期: 2024-04-28 点击: 1146   来源:hnwwjz 字体大小:

 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公里的伊河“伊阙”段东、西两岸的峭壁之上,是中国石窟艺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5世纪末至8世纪中叶间(中国北魏太和十七年至唐天宝十五年)最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篇章。


11.jpg


  龙门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历经400多年,其中于公元5世纪末至8世纪中叶最为兴盛,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早期后段和中期阶段的典范,表现出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的特点,从而使中国的石窟艺术更加民族化、世俗化,形成了典型的中原风格,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雕刻技巧、审美情趣等方面较之以往都有很大突破,对全国和域外(朝鲜、韩国、日本)石窟及一些佛教造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jpg


  龙门石窟以数量多、规模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蕴涵丰厚而蜚声中外;同时,其延续时间之长,跨越朝代之多,所处地理位置之优越,自然景色之优美,更成为全国众多石窟中的上品。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龙门石窟独特而珍贵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使其成为石窟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龙门石窟分为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15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0多万字。整个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雕刻精湛,内容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两山造像依岩开凿,窟龛密如蜂房,南北绵延1公里。在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唐代代表洞窟。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33.jpg


  龙门石窟有自身成套而独特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大同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而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互融合、碰撞而成。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有“改梵为夏”的风格,对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规律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其造像的神态气质、衣着服饰、雕刻手法为之一新。造像特征表现为“褒衣博带”,“秀骨清像”,表情温和,潇洒飘逸且富有生机和力度。入唐以后,龙门造像受雍容华贵、富丽健美时尚的影响而演变为体躯丰腴、面相圆润、隆胸细腰、典雅端丽的风格,且精雕细刻,毫无繁缛、臃肿之感,昭幽显微,达到了形似完美的高峰。这两种划时代的中原风格,既遵循经典,又突破了宗教仪轨,对不同人物赋予了不同的性格特征,人神交融,美丑、善恶对比强烈,写实、夸张运用适度,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教化作用,因而堪称中国古代民族雕塑艺术完整的集中代表。它一经形成,便迅速风行全国甚至域外。


  龙门石窟的碑刻题记多达2840余块,凡30多万字,其数量居世界石窟之冠。这些碑刻题记的内容主要是功德主出资开窟造像的发愿文。这些功德主的身份有皇室贵族、显达官吏、寺院僧侣,还有外国的佛教信徒等。同时,也有部分内容是历代帝王、文人、士大夫等浏览龙门留下的铭刻。这些碑刻题记不乏书法艺术精品,往往被书法家所推崇,尤其是北魏题记中的“龙门二十品”最受人青睐,成为魏碑书体之精华。碑刻题记中还刻有佛经、药方,整个内容广涉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地理、民族、姓氏、民俗、艺术、医药、中外文化交流等学科领域,具有补史之阙、证史之误的重要价值。它不仅是龙门石窟历史沿革的文字记录,还是一部涵盖多种学科的石刻史料。龙门石窟许多有纪年的题记,不只是龙门石窟考古断代与分期编年的绝好佐证和标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石窟考古的准绳和圭臬。


  作为北魏、唐朝皇家贵族发愿造像的集中之地,龙门石窟成为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在某些方面披露了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龙门石窟这一突出的特征是其它石窟无法匹敌的。


  龙门石窟聚集了佛教众多宗派的造像。西山窟龛,涉及佛教宗派有法相宗、华严宗、二阶教、净土宗、密宗等,另外有道教造像;东山窟龛,题材内容有禅宗、密宗、净土宗等。在一处石窟中集聚了如此多的佛教宗派造像,在全国石窟中极为罕见。如此丰富的题材内容,反映了龙门石窟初、盛唐时期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地位,也为研究佛教宗派的活动及其仪轨提供了实物资料。


  龙门石窟的显著地位和重要价值,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的第i、ii、iii、iv、vi等5项标准。


  北京时间2000年11月30日上午9时许,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龙门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使河南省在世界遗产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版权所有: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官网  办公室电话:0371-63942955 电子邮箱:hnswjyyx@163.com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86号
Copyright © www.hnwwjz.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4059147号
技术支持:中钰网络
0371-63942955
hnswjyyx@163.com